中青报:陕西工院四字诀 打造职教名师梦之队

发布时间: 2019-12-03 09:30 作者: 编辑 新闻中心 访问次数:

陕西工院“四字诀”打造职教名师“梦之队”

日前,经教育部、财政部审定,新蒲京娱乐场官网3245(下称:陕西工院)成功入围“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”第一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(A档)拟建单位,进入了全国第一梯队,也成为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代表。

成功入选“双高计划”公示名单,是社会各界对学院近70年办学成就的充分肯定,更是学院在新时代面临的难得机遇与挑战。强国必先强教,强教首要强师,秉承“以德为先、崇技尚能、培训名师、打造团队”的理念,陕西工院瞄准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要求,念好“培塑建引”四字诀,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率先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,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,通过推行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、骨干教师培育计划、双师素质提升计划、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计划等四项计划,在高级职称教师中培养教学名师、在中级职称教师中培养教学能手、在初级职称教师中培养教坛新秀,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,走出了一条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师资建设道路,为学院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仅教育教学成果奖一项,学院共培育出国家级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3项,省级特等奖4项、一等奖7项、二等奖10项。2018年,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2项,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二、居西部地区前列。

科学化管理 全方位培养

按照“十三五”师资队伍发展规划,陕西工院明确了师资队伍规模、结构、水平、师德及保障等五个方面建设总目标,并细化为师资“双主体”建设机制、专业“双带头人”机制、课程“双骨干教师”机制、实习“双指导教师”机制等九项具体建设指标,通过多层次引进、全方位培养、科学化管理等举措,大力进行教师素质培养,加强高水平技能人才引进,以“引进优秀人、用好现有人、留住关键人、培养青年人”的方式,真正做到了尊重人才、以人为本。遵循教师入职到发展再到成熟过程的发展规律,逐步构建教师队伍“分层培养体系”,搭建教师发展平台,为学院师资队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

学院逐步形成了以各级名师为引领,骨干教师为主力,青年教师为发展,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师资发展态势。根据学院建设总目标及教师成长规律,将教师成长经历分为教学成长期、教学合格期、教学名师期三个阶段,并以师资队伍建设“四项计划”为抓手,探索构建教师分层培养机制,双专业带头人、双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以及专业教师评聘与评价制度。近年来,学院共培育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、省级名师14人、校级名师21人,省级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,国家督学1人、省级督学1人、省级督导2人,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、省级教学团队9个、院级教学团队7个。

强化师德建设 塑造良好师风

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、塑造生命、塑造人的工作。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养成,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,以《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》为指导,确定了学院师德建设的总体目标、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,从课堂教学、课后辅导、生活示范、学术风气入手,把师德建设与教师考核、职称晋升、创先评优相结合,保证师德建设落到实处。

学院把师德建设作为“立德树人”工程的基础工作抓实抓紧,学院领导率先深入各二级学院调研,听取师生关于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;各职能部门通过举办“立德树人、教师垂范”的系列主题活动和师德标兵、优秀教师、教坛新秀等评选活动,将新时期的师德要求内化为广大教师的基本素养。

以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为契机,学院通过开展“校风、教风、学风”建设,进一步把师德建设纳入了教师的教学日常管理过程,建立了由教学督导人员、在职教师、干部代表、学生代表、家长代表组成的师德监督员队伍,设立了师德师风监督举报信箱,定期对师德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和评议。同时,健全完善了师德考评制度和评价体系,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、岗位聘任、年度考核、派出进修等方面的重要依据,实行师德“一票否决制”。通过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,推动了师德建设稳步发展,近年来,先后评选出全国优秀教师3人、省级以上劳模、优秀教师48人,全国师德标兵1人,省级师德标兵2人、省级师德先进个人3人,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,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人,省级师德先进集体2个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人,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,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,多人入围教育部和陕西省高职教育专家库,67人担任全国行指委、专指委、教指委主任委员、委员,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及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。

搭建成长平台 构建优质团队

学院以提升教师实践技能和专业化能力为目标,着力建设教师发展中心,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。与企业合作,聘请综合素质高、业务能力强的各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。大力推进各专业教师团队的梯队建设,重视专兼职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,形成在高职院校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。通过建立校、省、国家三级教学团队体系,形成团队合作的良好机制,推进教学工作的老、中、青相结合,发扬传、帮、带的作用,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,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,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,开发教学资源。制定教师准入标准、入职培训标准,骨干教师、专业带头人、教学名师资格认定标准等,将双师素质纳入评选条件,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。

学院以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契机,对接行业企业和产业发展需要,按照国家“五年六个月”的企业实践锻炼要求,制定《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锻炼管理办法》,落实五年一周期教师企业实践轮训制度,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技能、丰富企业工作经验。通过产学结合,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和科研活动。学院与50余家国内大中型企业合作,建立“产学研”基地,形成“互培共育”合作机制,每年定期选派教师到各企业一线参加生产实践,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生产管理。教师们在积累行业工作经验、弥补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同时,了解了前沿技术,掌握了新的理论知识,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、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、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、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、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“深度融合”,完成了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的“无缝匹配”。

设立名师工作室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

为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,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,2016年,学院就设立了“国家教学名师田锋社工作室”,并出台了《名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》。作为全省高职中的首家全国教学名师工作室,学院将其打造成高端集智平台、中青年教师成长基地,通过专业引领、提升团队、培育推广成果、提升社会服务等途径,着力瞄准“课堂教学上出精品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、各类大赛上出成绩、管理岗位上出经验”的主要任务,在学院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“引领、传承、创新、共享”作用。根据当前高职教育发展政策及环境,工作室团队在田锋社教授的带领下,围绕学院“十三五”事业发展规划,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,主持教研项目7项,参与教研项目2人次;主持科研项目11项,参与科研项目3人次;撰写并发表论文36篇,其中核心期刊19篇;获得国家专利21项。在“田锋社工作室”的引领下,学院还相继设立了国家级技能大师田浩荣、曹晶等名师工作室,以名师队伍的打造过程来促进和提高整体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水平,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。

陕西工院将按照“跨界融合、高端培育、多元管理”的教师队伍管理思路,对标国际一流高职院校要求,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,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,为构建自身有特色、国内有口碑、国际有水平的一流人才队伍而努力奋斗。